okx

法院判决:不支持借款却付ETH,要求还款

时间:2023-07-06|浏览:284

原标题:以案说法|借“款”却付“以太币”?法院判决:合同无效!

来源: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公众号

案情简介

林某刘某作为借款人,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约定:刘某向林某借款1000万元,林某购买等值的以太坊数字资产即以太币,转入刘某指定的账户,刘某应于收到借款后一年内将该笔借款以人民币的形式返还林某。《借款协议》签订后,林某向刘某指定账户转入3165个以太币。刘某出具《收款收据》,确认收到林某人民币1000万元。

因刘某未依约还款,林某向思明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偿还借款本金1000万元及相应利息。

林某称借款是以以太币的形式转入刘某指定账户。

刘某辩称,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不成立。以太币是“虚拟货币”,交付以太币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借款交付方式。

法院判决

思明法院审理认为,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并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林某与刘某进行以太币交易扰乱金融秩序,违背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故林某与刘某签订的《借款协议》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最终,思明法院判决驳回林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有关部门曾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3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7年)、《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2021年)等文件,均明确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对于开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ETH 以太 以太币

« 上一条| 下一条 »
区块链交流群
数藏交流群

合作伙伴

皮卡丘资讯 币圈论坛 美白没斑啦 趣玩币 玩票票财经 周公解梦 百悦米 天天财富 币圈ICO官网 去玩呗SPA 茶百科 币圈交流群 币圈官网 聚币网 秒懂域名 代特币圈 区块链世界 谈股票 黄金行情 谷歌留痕代发Google留痕技术 兼职信息网 趣开心 百科书库 爱网站 妈妈知道 旅游资讯网 玩合约 减肥瘦身吧 谷歌留痕代发 金色币圈 装修装饰网 培训资讯网 元宇宙Web 借春秋财经 今日黄金 宝宝起名 谷歌留痕 借春秋 非小号 谷歌seo网站优化
在区块链世界中,智能合约不仅是代码的信任,更是商业的革命。通过了解其在供应链、版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您将真正体验到智能合约的无限可能性
区块链世界GxPiKaQiu.com ©2020-2024版权所有 桂ICP备16002597号-2